煤粉炉主要结构及工作原理介绍.PPT.pdf
文档页数:68文档大小:834.52KB文档格式:pdf煤粉炉主要结构及工作原理介绍
工程部
煤粉炉主要结构及工作原理介绍
煤的化学成分及其性质二三 煤粉炉的结构煤粉炉的工作原理煤粉炉的特点五 煤粉炉的操作运行注意事项
一、煤的化学成分及其性质
1、煤的化学成分
(1)燃料的元素分析成分:C、H、O、N、S、A、M
碳(C)
燃料中主要的可燃成分.1kg碳完全燃烧时可释放33900kJ的热量.含碳量高的煤,发热量也高.但碳的着火点也高,所以含碳量高的煤着火和燃烧均较困难.煤的含碳量随地质年代增长而增加.煤的含碳量约为可燃成分总量的30~90%之间.
燃料中重要的可燃成分.1kg氢完全燃烧时可释放125600kJ的热量.氢极易着火燃烧,含氢量高的燃料,不仅发热量高,而且容易着火燃烧.煤中氢的含量只有2~4%左右.地质年代愈久的煤,含氢量愈少.
COIICHKKawasaki
安徽海螺川崎工程有限公司
煤的化学成分及其性质
硫(S)
固体燃料中的硫包括三种形态,即有机硫、硫化铁硫和硫酸盐硫.前两种硫能参加燃烧,称为可燃硫,后一种硫不参加燃烧,算在灰分中.可燃硫虽然能够燃烧,但其放热量很少,仅为9050kJ/kg.硫的燃烧产物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气体部分愈烟气中的水蒸气结合生成亚硫酸及硫酸,会对锅炉低温受热面产生腐蚀,另一部分随烟气排入大气中,会污染环境.所以燃料中的硫是一种有害成分.
氧(O)和氮(N)
燃料中的不可燃成分.其存在使得燃料中的可燃成分相对减少,使燃烧放出的热量降低.
氧的含量随燃料地质年代的增长而降低,氧在无烟煤中仅有1~3%,在泥煤中最高可达35%.
氮是一种有害元素.煤燃烧时,部分氮与氧化合生成有害气体,污染大气.氮在煤中的含量占可燃成分的0.5~2.5%.
煤的化学成分及其性质
水分(M)
燃料中的主要杂质.由于它的存在,不仅使燃料中可燃元素相对减少,发热量降低,而且燃料燃烧时水分汽化还要吸收热量,使炉膛温度降低,燃烧着火困难,排烟带走的热损失增加,同时还可能加剧尾部低温受热面的低温腐蚀和堵灰.
煤中的水分由外水分和内水分两部分组成.内水分是凝聚或吸附在煤炭内部毛细孔中的水分,也称固有水分.内水分要将煤加热到105℃左右并持续一段时间才能除去.外水分是煤炭在开采、贮运过程中受外界影响而吸附或凝聚在煤炭颗粒表面的水分,它可以通过自然干燥除去.
本文来自痞子三分冷投稿,不代表文丁图集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2b34.com/blog/114552.html